2025届,西柳,州市,高三上

2025届广西柳州市高三上学期二模生物试卷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5-01-11 类型:生物学高考模拟 学期:高三上学期 查看:3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是衡量肝功能的重要指标。谷丙转氨酶主要在肝细胞中催化谷氨酸转变成丙氨酸,肝细胞受损时,该酶进入血液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LT只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B. 控制ALT合成的基因主要在肝细胞中存在 C. ALT为谷氨酸转变成丙氨酸的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D. 血液ALT含量高说明肝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异常
  • 钠钾泵是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转运蛋白。钠钾泵被激活后水解ATP并释放能量,用于排出钠离子和摄入钾离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钠钾泵使细胞内外钠离子或钾离子浓度趋于一致 B. 钠钾泵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从而转运离子 C. 钠钾泵可实现钠离子和钾离子的主动运输 D. 钠钾泵排出钠离子时需要与其结合
  • 纺锤体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运动相关。染色体被纺锤丝捕获后,整齐排列到赤道板上,随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纺锤体形成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 纺锤体是指由两组中心体产生的纤维素构成的结构 C.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细胞不能完成染色体的复制 D. 纺锤体保证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一致
  • 近年来“生酮饮食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滥用于减肥、瘦身。生酮饮食是一种以高脂肪、适量蛋白质、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案。酮体是肝脏细胞中脂肪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易引发酮症酸中毒。酮体生成后进入血液,输送到肝外组织利用。过多的酮体从尿液排出形成酮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肪氧化分解生成酮体发生在内环境中 B. 尿液和血液中的酮体都属于内环境成分 C. 饥饿较长一段时间后,血液中酮体的含量会增加 D. 正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的酮体含量低于健康人
  • 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潘展乐游出46秒40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得金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运动员听到枪声后入水属于条件反射 B. 运动员入水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C. 运动员夺金后发表感言,需要高级中枢的控制 D. 运动员在运动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会抑制胃肠蠕动
  • 白喉毒素(DT)是白喉杆菌分泌的毒素蛋白,是小儿白喉的罪魁祸首。当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产生的以下反应属于机体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B. 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胞吞的白喉杆菌消化 C. 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 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 研究人员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辅助调查猕猴种群数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猕猴活动的习性确定调查区域 B. 红外相机隐蔽性强、对猕猴干扰小 C. 随环境改善,猕猴种群数量呈现“J”形增长 D.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猕猴种群密度
  • 因纳塔栎对重金属具有较强耐性,生长快,景观效益好,科研人员欲引种来修复铅锌矿区被污染的土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引种时还需考虑纳塔栎是否适应当地气候 B. Pb等重金属沿食物链传递,可聚集到食物链顶端生物 C. Pb等重金属不可通过水、大气等形式扩散,不具有全球性 D. 矿区修复后的群落结构,可能与开采前的有所差异
  • 一次性口罩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纤维(由C、H元素组成)。研究人员欲从合适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细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X是指选择培养,应以聚丙烯纤维为培养基的唯一碳源 B. 为增大菌体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X”使用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 C. 培养皿和培养基等材料都需要在使用前后进行消毒处理 D. 可用平板划线法对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和计数
  • 最近我国植物学家在某植物园培育出一个三倍体植物新品种(3n),其叶形、叶色、花形、花色4种性状较为特别,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且研究发现决定这4种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可能含有3个决定花色性状的基因 B. 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应含有至少4种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的染色体 C. 培育该植物新品种的过程,可能会使用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等方法 D. 假设该植物新品种能完成减数分裂,则只能产生染色体数目为n和2n的配子
  • 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形成机制如下:先由核仁中核糖体DNA(rDNA)转录出前体rRNA,前体rRNA经过RNase等酶剪切加工得到成熟的rRNA,这些rRNA分别与蛋白质进行组装形成核糖体的亚单位(大亚基和小亚基),最后两个亚基在细胞质完成组装形成核糖体。图2-1、图2-2表示的过程均在细胞核中完成。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的核糖体由蛋白质和4种rRNA组成 B. RNase等酶能够识别单链RNA,并断开氢键 C. 图2-1中前体rRNA上相对应的序列是5'-UGGCA-3' D. 图2-2中28SrRNA上的相邻的三个碱基成为一个密码子
  •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编码珠蛋白肽链的基因发生碱基替换或缺失导致的单基因遗传病,重度地贫患者为纯合子且幼年夭折,杂合子个体表型正常(仅有轻微贫血)。图为某家系以及其中部分成员的编码珠蛋白肽链的基因进行凝胶电泳后得到的图谱(不考虑子代发生突变以及XY同源区段遗传病),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条带A代表致病基因 B. 据图可确定地中海贫血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 5号和6号生一个患重度地贫的儿子的概率是1/36 D. 若6号的地贫基因检测结果与2号一致,则其子代无患重度地贫的可能
  • 生态位重叠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在同一空间分享或竞争资源的情况。研究人员选取广西北部湾主要的红树林植物白骨壤和桐花树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位重叠判断三叶鱼藤危害的主要红树植物,结果如表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表1

    生态位重合度

    三叶鱼藤

    桐花树

    白骨壤

    三叶鱼藤

    1.0000

    0.9034

    0.4418

    桐花树

    1.0000

    0.5893

    白骨壤

    1.00000

    A. 桐花树与白骨壤生境竞争强度大于桐花树与三叶鱼藤的生境竞争强度 B. 三叶鱼藤对桐花树的危害程度大于三叶鱼藤对的白骨壤的危害程度 C. 群落中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物种、环境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D. 生态位重叠指数越大,两个物种的竞争就越激烈
  • 人类基因定位可以利用体细胞融合技术,确定基因在哪条染色体上。其原理是:人-鼠杂种细胞在传代过程中,人的染色体被不断排斥并丢失掉,最后只存留有部分人染色体,而科学家通过检测特定染色体与特定基因产物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进行基因定位。表2为人-鼠杂种细胞传代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表2

      

    人-鼠杂种细胞株编码

      

    所出现的人染色体号码: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人类基因编码的酶:

    酶a

    +

    -

    -

    -

    +

    酶b

    -

    -

    +

    -

    -

    酶c

    +

    -

    -

    -

    +

    酶d

    -

    -

    +

    -

    -

    酶e

    +

    -

    -

    -

    +

    酶f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A. 3或4号染色体不存在,也不会影响人体细胞的代谢 B. 控制酶a和e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人-鼠杂种细胞株甲~戊,所含基因数量相同 D. 酶b和酶d的合成是由2号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
  • 根据开花与光周期(昼夜的长短)的关联,可将植物分为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图是研究植物开花与光周期关系的实验及结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植物开花可能与连续暗期的长短有关 B. 短日照植物是否开花取决于光周期中光照总时长 C. 根据实验推测⑥条件下的长日照植物可能会开花 D. 根据实验结果,将菊花(短日照植物)每天连续遮光数小时,可以使其在夏天开花
  • 科学家常利用λ-Red同源重组酶系统进行基因敲除。图为科学家运用A-Red同源重组酶系统到大肠杆菌(E.coli)内进行靶基因敲除的过程,其中重组质粒pKD46在30℃时正常复制,而37℃时自动丢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A1和HA2分别添加在两种引物的5'和3'端 B. 过程I和Ⅱ的培养温度分别是30℃、37℃ C. 靶基因敲除过程,只发生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及合成 D. 若过程I是使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出含质粒pKD46的大肠杆菌,则说明该大肠杆菌自身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 广西火桐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被列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和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外广西火桐幼苗多分布于石灰岩岩隙内,其生境土壤贫瘠、储水能力差,在干旱少雨季节,岩溶干旱严重,幼苗生长状况较差。研究人员开展了干旱胁迫对广西火桐幼苗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 中国盐碱地分布极为广泛,占到全球的10%。为了有效利用这些盐碱地,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了能生长在滨海滩涂(是海水经过之地而非海水里)等盐碱地的海水稻(耐盐碱)。科学家首先使用化学诱变剂处理正常水稻(不耐盐碱),使其发生基因突变,得到水稻甲与乙,随之将水稻甲与乙分别自交得到子一代,其表型及比例皆为耐盐碱:不耐盐碱=1:3。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基因突变指1条染色体上的1个基因发生突变;不考虑交换与染色体变异情况)。
  • 尿量超过3L/d称为尿崩,尿崩是指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出现障碍而引起疾病的统称。图是抗利尿激素(ADH)对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大气中的氮气约占大气气体体积的78%,大气中的氮并不能被大部分生物直接吸收、利用,需通过固氮作用才能转化为大部分生物能够利用的物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共同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氮循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异体器官移植是替代器官功能的有效途径,因器官严重短缺而受到限制,科学家试图通过异种体内培育人源化器官来解决器官供体短缺难题,但此前从未成功。我国科学家综合利用多种现代生物技术,首次在猪胚胎内培育出主要由人体细胞构成的“人一猪嵌合中期肾”,且维持到胚胎第28天。该研究成功实现了首例人源化中肾的异种体内再生壮举。图1为实验过程示意图,①~③为技术操作或生理过程,图2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