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

2023年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5月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来源:出卷网 日期:2023-06-02 类型:化学中考模拟 学期:九年级下学期 查看:3
选择题
  • 下列常见的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面包发霉 B. 汽油挥发 C. 瓷碗破裂 D. 冰块融化
  • 攀登珠穆朗玛峰,为保障呼吸顺畅,登山者必须随身携带的气体是( ___ )
    A. H2 B. O2 C. CO2 D. N2
  • 下列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蒸馏水 B. 食盐水 C. 石灰水 D. 蔗糖水
  • 铝片能压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
    A. 导电性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抗腐蚀性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称量氢氧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取用粉末状药品
  • 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 合金 B. 羊毛 C. 涤纶 D. 淀粉
  •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对应的是
    A. 水银(Ag) B. 小苏打(NaHCO3 C. 纯碱(NaOH) D. 生石灰[Ca(OH)2]
  • 实现“碳中和”,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B. 出行多乘坐私家车 C. 经常用一次性餐具 D. 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钻木取火——降低着火点 B. 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C. 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 D. 风助火势——-提供充足的氧气
  • 下列食物的近似pH如下,属于碱性食物的是(   )
    A. 柠檬汁2.2~2.4 B. 番茄汁4.0~4.4 C. 牛奶6.3~6.6 D. 鸡蛋清7.6~8.0
题目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 )
    A. 缺锌会引起贫血 B. 点燃氢气前需要验纯 C. 地壳中硅元素含量最高 D. 生石灰与水反应吸收热量
  •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点燃棉线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C.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 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 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 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 5﹕3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部分“课外实验”做了以下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可用蓬松棉、活性炭等自制简易净水器 B. 把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自制炭黑 C. 可用浓硫酸浸泡树叶自制“叶脉书签” D. 可用食用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 现有等质量X、Y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氢气的质量:X>Y B. 相对原子质量:X<Y C. 消耗硫酸的质量:X>Y D. 金属活动性:X>Y
  • 理解概念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 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D.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 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曲线①是CO2溶解于水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 B. 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C. 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D. 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
  • 现有一杯含有三种溶质的无色溶液,下列对该溶液中所含溶质猜测合理的是
    A. HNO3、NaOH、BaCl2 B. K2CO3、AgNO3、H2SO4 C. KCl、MgSO4、NaNO3 D. Cu(NO3)2、NH4Cl、Ba(OH)2
  •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硫酸铵和氯化铵

    鉴别

    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Fe 粉和 CuSO4 粉末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将溶液蒸发结晶

    C

    与 NaOH 中和后,盐酸是否有剩余

    检验

    取样,滴加 AgNO3 溶液,观察有无沉淀

    D

    Ca(NO32 溶液中混有 CaCl2

    除杂

    加入过量的 Na2CO3 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将所得固体溶于适量稀硝酸

    A. A B. B C. C D. D
  • 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的值为12 B. 丁属于化合物 C. 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 D. 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填空题
  • 用化学用语填空。
  • 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现有①金刚石 ②氮气 ③一氧化碳 ④乙醇 ⑤稀硫酸⑥氢氧化钠,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 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 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简答题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图 2 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 对工厂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含硫化合物的污染。

    I..用粉煤灰(主要含 Al2O3、SiO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Al2(SO4x(OH)y】溶液,可用于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已知:SiO2是一种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固体。

          

    (1)操作 1 是___。
    (2)酸浸时 Al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调节 pH 约为 3.6 目的是消耗溶液中过量的酸,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

    Ⅱ.有毒的 H2S 气体常用脱硫液吸收和活性炭吸附氧化进行处理。

       

    (4)一种用氯化铁溶液循环脱硫工艺的物质转化如图 1 所示。图 1 中 X 物质是___(填化学式)。
    (5)表面喷淋水的活性炭可用于吸收 H2S,其原理可用图 2 表示(aq 代表溶液)。其它条件不变时, 若水膜过厚,H2S 的吸收率减小的原因是___。
实验探究题
  • 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 兴趣小组就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进行实验探究(仅用所给的药品来完成实验)。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NaOH 溶液、K2CO3溶液、Ba(NO32溶液、NaCl 溶液、酚酞溶液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做了下列几组实验,请完善下面内容:

    【实验现象】实验①、②均无明显现象,③有气泡产生,④的实验现象是___。

    【补充实验】实验①、②均无明显现象,小明认为这两种实验实质相同,小梅则认为这两种实验实质不同。为证明自己的猜想成立,小梅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

    【实验结论】上述 4 组实验中能发生反应的实验是___(填序号)。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任写一个)。

    【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红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Ba(NO32溶液显中性,且 Ba2+有毒。

    【实验 1】探究沉淀的成分。

    【提出猜想】Ⅰ. 沉淀只有BaSO4;Ⅱ. 沉淀只有BaCO3;Ⅲ. 沉淀中含有 BaSO4和 BaCO3

    【进行实验】小明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___ (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 2】探究清液的成分。

    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 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___,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 兴趣小组内的成员通过讨论分析, 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 (指示剂除外)。

    【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小明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___(一种试剂),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

计算题
  • 兴趣小组取含氯化钙杂质的氯化钠样品25g,向其中加入80g水完全溶解,再加入10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