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以盘活存量空间为主的城市空间品质化建设和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的新阶段。城市设计作为精细化规划管理的有效方式,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抓手,在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蓝图式”城市设计如何面向实施建设、如何辅助规划管理等问题已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城市设计实施是以获得高品质的城市空间秩序为目标,对开发建设行为进行设计控制和开发控制,将设计意图落地实施的一系列活动。虽然目前我国城市设计工作取得一定发展,但城市设计的实施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
一方面,源于设计管控文件的局限性。由于法定地位缺失,城市设计缺乏审批和实施的流程,城市设计成果难以以法定化形式保障实施。规划编制阶段难以精准预测实施阶段的需求,进而导致刚性指标配置过大或过小或功能分配不均;而弹性指标更多是条文管控,规划方与管理方、地块设计与建设方等各方对此理解有所偏差。非法定化、存在误差的管控文件导致城市设计成果难以有效传达至实施层面。
另一方面,源于多方协商机制的缺失。城市设计要素的落实需要依赖开发商的认可与建设,但往往规划设计师在提交完设计文本后便结束自己的工作,其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文本传达到开发建设者这一过程缺乏有效性。此外,设计师与开发建设者、政府部门立场不同,市场逐利导致空间资源受到侵占,开发商往往找出各种理由争取建筑面积的最大化,将公共空间私有化。可见,目前缺乏规划师、政府部门、开发商以及市民之间正式的协商平台。
广州传统中轴线片区是广州历史城区的空间原点,古代中轴线和近代中轴线的双轴线空间结构已成为广州城市文化的缩影。近年来,该片区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空间品质不高、老龄化严重、人口活力不足、历史文化遗产不显、市民城市意象感知认同偏低等城市问题,同时其面临建成环境构成复杂、城市更新涉及多元主体利益协调、历史保护任务重等更新治理挑战。该片区于2017年创新性采用历史城区总规划师制度(以下简称“总师制”),这为保护历史城区风貌、提升城区空间品质、增强城区活力提供专业化、在地性的规划设计咨询服务。
当前语境下,承载地区发展愿景的城市设计要真正走向实施阶段,除了加强顶层设计、争取法定路径、系统化编制体系与管控体系外,还需要从技术层面的空间设计走向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空间管理,从提升“控制”能力转向提升“治理”能力。“设计治理”的概念源于西方学界,2013年,卡莫纳提出“设计治理”的概念:在建成环境设计手段和过程中介入的国家认可的干预过程,从而使设计过程与结果更符合公众利益。他认为设计的决策环境会对最终成果产生积极影响。城市设计是发达国家城市开发控制的重要手段,其所蕴含的核心理念是希望规划设计师作为片区的统筹者、组织者与协调者,能够调配片区资源,塑造特色空间,而围绕设计师介入“规—建—管”全过程统筹的特征,发达国家各有理论与实践,如美国城市设计工作小组、英国建筑和建成环境委员会、法国协调建筑师制度、日本主管建筑师协调组织等,虽然手段、赋权、组织模式等有所不同,但均体现出“设计治理”的核心思想——以实现“更好的设计”和“更符合公众利益的结果”为目标,以国家、官方认可的手段为过程,干预城市空间环境。未来我国城市设计在面向实施发展的进程中,必然从设计控制走向设计治理,在这一过程中,城市重点片区总设计师制度也将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总师制的实践项目,总师制多应用于重大开发项目及重点地区,如上海世博会园区总师团队、西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总设计师负责制、广州国际金融城城市设计顾问总师制度、广州琶洲西区总设计师、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总设计师制等,其中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应用最为积极,且逐渐转向常态化实践,当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已约有31个重点片区推行总师制。
也有学者开始从设计治理的视角明确总师制的作用,指出总师制是在城市治理转型中,建立多元利益沟通平台、实现协商式规划、兼顾公共与私人利益的有效途径。总规划师是将规划设计师这一技术角色放到政府社会和市场的扭接点上,促成角色的混合,某种程度上是将政府延展向社会和市场,使政府得以通过总师向社会和市场赋能、干预、协作,也为设计师创造了设计落地与设计赋能的可能性。除了重点地区,在当下重视城市内部更新的存量时代,城市老城区、历史城区的发展也可尝试引入总师制,从设计治理的角度探索存量地环境的精细化更新与老城复兴的目标。
——王世福、陈丹彤、梁潇亓、邓昭华《我国城市设计实施的现状与发展》节选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西班他们刚走,雨就来了。在这之前,连续半个多月,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拔。①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我不怕天旱,但我怕玛克辛姆的哭声。柳莎到了月圆的日子会哭泣,而玛克辛姆呢,他一看到大地旱得出现弯曲的裂缝,就会蒙面大哭。好像那裂缝是毒蛇,会要了他的命。可我不怕这样的裂缝,在我眼中它们就是大地的闪电。
安草儿在雨中打扫营地。
我问安草儿,布苏是不是个缺雨的地方,西班下山还得带着雨?
安草儿直了直腰,伸出舌头舔了舔雨滴,冲我笑了。他一笑,眼角和脸颊的皱纹也跟着笑了——眼角笑出的是菊花纹,脸颊笑出的是葵花纹。雨水洒下来,他那如花的皱纹就像是含着露珠。
我们这个乌力楞只剩下我和安草儿了,其他人都在早晨时乘着卡车,带着家当和驯鹿下山了。以往我们也下山,早些年去乌启罗夫,近年来到激流乡,用鹿茸和皮张换来酒、盐、肥皂、糖和茶等东西,然后再回到山上。但这次他们下山却是彻底离开大山了。他们去的那个地方叫布苏,帕日格告诉我,布苏是个大城镇,靠着山,山下建了很多白墙红顶的房子,那就是他们定居的住所。山脚下还有一排鹿圈,用铁丝网拦起,驯鹿从此将被圈养起来。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②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两年前,达吉亚娜召集乌力楞的人,让大家对下山做出表决。她发给每人一块白色的裁成方形的桦树皮,同意的就把它放到妮浩遗留下来的神鼓上。③神鼓很快就被桦树皮覆盖了,好像老天对着它下了场鹅毛大雪。我是最后一个起身的,不过我不像其他人一样走向神鼓,而是火塘,我把桦树皮投到那里了。它很快就在金色的燃烧中化为灰烬。我走出希楞柱的时候,听见了达吉亚娜的哭声。
我以为西班会把桦树皮吃掉,他从小就喜欢啃树皮吃,离不开森林的,可他最终还是像其他人一样,把它放在神鼓上了。④我觉得西班放在神鼓上的,是他的粮食。他就带着这么一点粮食走,迟早要饿死的。我想西班一定是为了可怜的拉吉米才同意下山的。
安草儿也把桦树皮放在了神鼓上,但他的举动说明不了什么。谁都知道,他不明白大家在让他做什么事情,他只是想早点把桦树皮打发掉,好出去做他的活计。安草儿喜欢干活,那天有一只驯鹿的眼睛被黄蜂蛰肿了,他正给它敷草药,达吉亚娜唤他去投票,安草儿进了希楞柱,见玛克辛姆和索长林把桦树皮放在了神鼓上,他便也那么做了。那时他的心里只有驯鹿的那只眼睛。安草儿不像别人把桦树皮恭恭敬敬地摆在神鼓上,而是在走出希楞柱时,顺手撒开,就好像一只飞翔的鸟,不经意间遗落下的一片羽毛。
虽然营地只有我和安草儿了,可我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只要我活在山里,哪怕是最后的一个人了,也不会觉得孤单的。
我回到希楞柱,坐在狍皮褥子上,守着火塘喝茶。
以往我们搬迁的时候,总要带着火种。达吉亚娜他们这次下山,却把火种丢在这里了。没有火的日子,是寒冷和黑暗的,我真为他们难过和担心。但他们告诉我,布苏的每座房子里都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可我想,布苏的火不是在森林中用火镰对着石头打磨出来的,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那样的火又怎么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呢?
我守着的这团火,跟我一样老了。无论是遇到狂风、大雪还是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来没有让它熄灭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
我是个不擅长说故事的女人,但在这个时刻,听着“唰唰”的雨声,看着跳动的火光,我特别想跟谁说说话。达吉亚娜走了,西班走了,柳莎和玛克辛姆也走了,我的故事说给谁听呢?安草儿自己不爱说话,也不爱听别人说话。那么就让雨和火来听我的故事吧,我知道这对冤家跟人一样,也长着耳朵呢。
我是个鄂温克女人。
我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我要把我们这个民族的清晨、正午和黄昏,还有半个月亮说给你听……
——节选自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材料一: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①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节选自苏轼《贾谊论》
材料二:
余少读苏轼所为《贾谊论》,谓非汉文不能用贾生,乃贾生之不能用汉文尔。吾未尝不伏苏氏论人之当,揆事之长,而叹贾生之无辞以自解。其后得班史之所著《传》而读之,然后知苏氏之工于揆事,急于持论,而不尽悉故实也。夫贾生之始建议改正朔,易服色,制官名,兴礼乐,固非绛、灌之所喜,而实亦非绛、灌所深恶也。其所深恶者,在遣功臣列侯就国而已,故假以纷更之罪而谮之帝,帝亦因其谮而姑出谊以慰安之,且欲老其材而后用之耳,非果于弃谊也。其所上《治安策》,有可为痛哭、长太息者,盖在召对宣室与傅梁②之后也,所谓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者,岂实录哉?史既称绛、灌之恶之,而绛侯之就国,以一言告讦而逮系,谊以待大臣之礼风之,而上遂幡然改。谊不绛侯之怨是修,而修国体,抑何厚也!刘向所以深惜之,而轼不之知也。
——节选自王世贞《书贾谊传及苏轼所著论后》
【注】①“痛哭”:贾谊《治安策》中谈及当时形势,有“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这样的话。②傅梁:贾谊曾被封为梁王的太傅。
野水孤舟
梁栋①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
【注】①梁栋,南宋诗人。此诗大约作于南宋灭亡之前。
(1)李密在《陈情表》的结尾运用典故表达对晋武帝的报答与感激之情的句子是“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___, ___”两句,说的是闺人与游子相隔不得相见,希望月光能传达自己的相思之情。
(3)小刚在整理古诗词时发现,古人总是会因奔流不绝的江河生发感慨,例如“___,___”两句便是如此。
睡眠是我们人类的本能。许多研究都发现, A 。这种能力表现为,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整理大脑在白天获得的信息。①可见,睡眠质量对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②然而,据国外一项调查统计显示,③现今有超过80%的人或多或少地受到过睡眠问题的困扰,④这其中甚至包括了约15%左右的少年儿童。⑤不少人患有睡眠相关的疾病或遇到过睡眠障碍,⑥如嗜睡、失眠、多梦等。⑦该现象表明,睡眠质量的降低逐渐成为困扰大众的普遍问题。
在被睡眠质量影响的众多身体因素中,情绪是其中难以避而不谈的一种。根据已有的结论,睡眠会影响个人的情绪体验。比如,我国研究者在2011年的“睡眠剥夺”实验中发现,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人们表现出的焦虑、抑郁、愤怒、疲劳等负面情绪逐渐增加,而积极、活力等正面情绪逐步降低。对于少年儿童来说,睡眠缺失不仅会导致当下个人情绪的激烈反应,甚至可能产生影响终生的异常情绪心理。
睡眠质量不仅会影响情绪的自然发生和表达, B 。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人体会对自身的情绪体验进行评估,并就情绪对自身产生的影响进行适当的调整。通俗来讲,我们就是自己的“情绪医生”, 当个人的情绪反应出现异常时,人体会自发地采用多种方式对情绪进行修正,以维持身心的平衡与稳定。
我喜食清淡,红遍全网的天水麻辣烫对我并没有吸引力,我是被“净土寺”三个字诱惑而奔赴天水的。想必“天河注水”的地方,自有它的灵秀之气,能配得上“净土”的寺庙,必是胜景宝刹之所在。
走过菩提路,跨过普渡桥,留念洗心池,参拜古佛殿,叩拜文殊殿,观瞻金刚殿和罗汉堂。见佛就拜,见花就笑。佛门净地,红尘俗子贸然闯入,不懂亦不言,参拜就是。拜菩萨,拜罗汉,拜金佛,拜玉佛,最终震撼我的还是自然佛。
走近,仰视。一面悬崖峭壁凹凸有致,翠绿色的植被浓密如毛发,黄褐色的土层显露如肌肤,一座天然佛像赫然隐匿其中。任由岁月沧桑,任由风雨侵蚀,佛自岿然不动,稳居山岩。细细打量,佛像宽额圆面,绽放笑颜,安详庄严,眉低目垂俯视人间万化千变。佛如山,山如佛。佛把自己修行成一座山,与日月共长。山把自己修行成一尊佛,供世人膜拜。这样的佛胜过万千金身彩塑,这样是山胜过任何名山大川。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说“我守着这团火,无论狂风、大雪、暴雨,我都护着它,从未熄灭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带着一团火向前,这团火可以是家园,也可以是传统或者信仰……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